高考过后谨防诈骗,预警指南请查收(一)

高考过后谨防诈骗,预警指南请查收(一)
发布:忻州市公安局    时间:2023/6/15 17:27:27

    高考结束后,查分数和报志愿问题就要成为每个家庭的聚焦点了。一些不法分子也动起了“歪脑筋”,借高考散布虚假信息,布下重重陷阱,如:“高考提前查分”“内部指标”“修改成绩”……为此,我市教育部门整合梳理了部分涉及高考及假期活动的相关骗术防骗内容,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通过官方渠道查询分数、录取情况等信息,事关高考录取及假期出行活动,须提高警惕,谨防上当。

查分阶段要注意的“两骗”“一篡改”有哪些?

1、教育补贴诈骗 ·此类骗术在高考后的一到两月内易高发。通常情况下,不法分子会冒充教育部门工作人员以向考生发放助学金、减免学费、办理助学贷款,谎称帮忙申请助学金、高考补贴等为由实施诈骗。考生及家长信以为真,汇款给对方,后来发现根本没有这回事。对此,警方提醒:当接到自称高校、教育、财政等工作人员的电话、信息,要发放“国家助学金”“返还义务教育费”“助学扶助款”时,考生及家长一定要主动与当地教育部门或学校联系求证。不要随意透露家人姓名,电话,职业等相关信息,坚持做到不透露,不相信,不转账。

2、提前查询考分 ·高考结束后,不法分子会通过伪基站群发短信,称可查询高考成绩,并附有一个网址链接。不少考生收到此类信息后,便会迫不及待点开网址链接,然后手机便会被偷偷植入盗取网银的木马软件。还有的不法分子会直接开价,要求家长及考生支付一定数额即可查询分数,收款后骗子逃之夭夭。对此,警方提醒:考生和家长务必通过正规渠道进行分数查询。

3、篡改考生志愿 ·对于寒窗苦读多年的考生来说,自己原本慎重填写的志愿被他人篡改,这会是件让人难以接受的事情。对此,警方提醒:广大考生要提高防范意识,妥善保管密码,不要委托他人进行网上信息查询或信息登记操作;志愿必须由本人填报,任何部门、学校、个人无权要求考生提供登录密码或代替考生填报志愿。更不要轻信所谓“二哥”可以代报考生志愿。

 

内容来源:忻州市公安局 – http://gaj.sxxz.gov.cn/site/public/showinfo.aspx?id=2023061917211006660109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