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脉代州黄酒,开拓融合发展新格局——
黄河新闻网忻州讯(记者付秋杰、张楠悦)一杯醇厚的代州黄酒,穿越4500年的历史长河,带着黍米的香甜,飘香而来。
紫塞雁门,黄酒论道。9月26日,2023雁门论坛在山西代县醇香绽放,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汇聚于此,共同推动南北黄酒文化互学互鉴,交流交融。
黄酒是中国最古老的酒种。代县古称代州,盛产黄酒,横贯全境的滹沱河深层地下水,独具古风特色的粟米、黍米等丰富的酿酒原料配以独特的酿造技艺,成就了色泽金黄、温和醇香的中国北派黄酒典范。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李文儒在论坛主旨发言中说:“代州黄酒因原料黄、天然黄、本真黄,是真正的黄酒。”
“南绍北代”,中国黄酒二分天下。与绍兴黄酒相比,代州黄酒可谓是“隐在雁门少人识”。
中国酒业协会秘书长何勇表示,“酒经济”蓬勃发展的窗口期已经到来,一瓶酒可以讲述历史的故事,也能讲好未来的故事。
源于仰韶、兴于汉唐、名于宋元、盛于明清的代州黄酒正在抓住这个历史机遇。
2022年9月,代州黄酒专业镇被山西省确定为首批十大重点特色专业镇。忻州市委常委、代县县委书记崔峥岭表示,全县正在着力构建以代县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县市的一核多点代州黄酒产区高质量发展产业格局,打造一流黄酒产品、黄酒产区、黄酒产业,高标准、高水平、高起点打造特色专业镇“样板标杆”。
消费环境的新变化为黄酒消费带来新机遇。何勇表示,美酒产业未来将走向体验式、服务式、综合式消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任关洲表示,伴随着消费结构的升级,我国酒类消费从量的快速发展进入到“量稳质升”的阶段。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国酒研究院院长孙宝国对黄酒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他认为,黄酒的发展方向将以“风味和健康”为双导向,发展趋势是生产的现代化和市场国际化。传统酿造与现代生产并行,成为黄酒产业发展的新常态。用高新技术提升传统黄酒产业,实现由手工到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的跨越,是黄酒产业创新发展的主流。黄酒企业既要研发生产国内外消费者喜欢喝的黄酒,更要引导消费者喜欢黄酒。
在黄酒品牌化建设方面,李文儒表示,代县拥有传统历史人文文化资源、地理地标山川形胜资源和农牧交流民族融合资源,三大特色资源齐聚一地,是代州黄酒品牌发展的最大底牌。何勇也建议,名酒+名镇+名关+名城+名将,打造品牌矩阵,是扩大代州黄酒品牌效应、提升品牌影响力的有力举措。
代州黄酒专业镇已经成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和新动能。在专业镇建设方面,任关洲建议,促进代州黄酒特色专业镇集群化发展,要避免简单的扎堆集聚,要着力集群内企业内在联系,加强集群整体的生态建设。要加强协同,避免内部过度竞争,建立产区协同的营销体系,组团拓展市场;同时优化产能,推进产业智能化、数字化发展,提高产业区内企业劳动生产率,降本增效。
以文赋能,以酒兴业,把握机遇,乘势而为。“依托代县历史文化名城资源禀赋和代州黄酒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抱团集群发展,聚焦酒旅融合、产城融合,黄酒价值潜力无限,黄酒产业未来可期。”崔峥岭说。
论坛还进行了山西雁门王酒业公司与江南大学联合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并签署了山西雁门王酒业有限责任公司与北京工商大学产品研发合作协议,山西雁门王酒业公司与国医大师王晞星工作室功能黄酒开发研制合作协议,山西雁门山酒业有限公司与阳泉华龙商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销售战略合作协议,山西四达酒类饮料有限公司与与晋商荟馆(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杨家将、周代、傅山”黄酒生产战略合作协议,并对代县优秀品酒师、优秀黄酒文化工作者、2023年度黄酒销售优秀电商企、优秀“非遗”传承人进行了颁奖。

参加活动领导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任关洲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国酒研究院院长孙宝国

中国酒业协会秘书长何勇

忻州市委常委、代县县委书记崔峥岭

文化学者、故宫博物馆原副院长李文儒

活动主持人

合影留念
黄河新闻网忻州频道 https://xinzhou.sxgov.cn/content/2023-09/28/content_13083941.htm